汉字中饮食文化论文饮食文化

作者:美味君日期:2018-09-28 17:52:00来源:未知
汉字与饮食文化 摘 要:俗语中常说民以食为天 ,可见食在我国古代乃至 现代社会人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。自然与人们紧密相连的饮食也会 在话语中,即在文字中有着直接明显的反映

  汉字与饮食文化 摘 要:俗语中常说“民以食为天” ,可见“食”在我国古代乃至 现代社会人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。自然与人们紧密相连的饮食也会 在话语中,即在文字中有着直接明显的反映。因此很多的汉字都与 饮食相关,他们为我们呈现了古老国度里的饮食文化。本文将从汉 字中所展现的饮食方式和食用器具来探索,研究汉字中所蕴含的饮 食文化内涵。 关键词:汉字 饮食方式 饮食用具 文化 古人说,食色,性也。也就是说人之于饮食与美色,是其本性所 需要,是其天生所必需。而在这先天生就的两种物事中, “食”又 是放在第一位的,是人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,是人维持其生存的物 质必需品的主要来源。因而古人从果腹之初,就十分注意对可以食 用的物类,制作的方法,制成的品种和食用的方式方法与礼仪等进 行研究或总结,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。这些饮食文化信息, 在与人类文明几乎同时产生的语言里就有留存,而作为记录语言的 文字,除其读音与意义里有保存之外,在其形体之中还有着语言音 义里所寻觅不到的珍贵信息。 一、 饮食的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食物都是“拿来即食”的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 人们逐渐懂得了火的使用方法,由此,人们的饮食便与火结下不解 之缘, 人们开始用火来烹饪各种食物, 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就此产生。 汉字的出现则是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。 古代人们 的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,她们的饮食方式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这 么多种多样,我们从汉字中考察发现,古代人的饮食方式可以归纳 为两大方面:一是直接烧烤的方法;另一种是非直接烧烤的方法。 (一)直接烧烤 直接烧烤是一种最简便,最快捷的食物加工方法。这种烧烤方式 通常是把动物的肉或者植物的果实等直接放在火上烤,烤熟后即可 食用。以下几个汉字就表现了直接烧烤法的方式: 1.炙:在金文中最早出现。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炙,炮肉也。从肉在火 上。 ”即直接把动物的肉放在火上烧烤。 《汉语大字典》中还有一个 异体字“烊” ,是用火直接烧烤羊肉的意思。汉代刘熙《释名》中 说: “炙,炙也。炙于火上也。 ” 《诗经》 : “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 ” 毛亨传: “炕火曰炙。 ”孔颖达疏: “并毛而炮之。 ”陈子展《诗经直 解》解释为:有兔子的头,去毛加火少了它,叉子叉着烧了它。 “这 种直接烧烤的方法与当今社会烧烤羊肉串有着类似的地方。 2.焦: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火所伤也。 ”属于会意字,是在火上烧烤鸟 类的烹饪方法。如《玉篇》中说: “焦,火烧黑也。又炙也。 ”我认 为古人在烧烤时,把捉来的各种鸟都放在一起烧烤,如果捉到的尿 多就多放,反之就少放,放的多的时候因为照顾不到就会烤糊。随 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不再用这种方法了,因此, “焦”的意义变为 了“物体经火烧后变黄法脆”了。 (二)间接烧烤 间接烧烤就是不直接将事物放在火上烧烤,而是用其他东西作为 传热中介,用它把食物和火隔开,让食物渐渐变熟的方法。这种方 法比直接烧烤法更先进一些。 1.炮: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炮,毛炙肉也,从炮包声。 ” 《广韵》 : “炮, 合毛炙物也,一曰裹物烧。 ”以此来看, “炮”应该是形声兼会意字, 就是把动物连毛一起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,等熟了以后就把泥带 毛一起拿下来。如《诗经》 : “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 ”陈子展《诗 经直解》解释为: “有兔子的头,连毛包泥煨了它,去毛加火少了 它。 ”直到现在,有的农村还在使用这种方法。 2.熷: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熷,置鱼筩中炙也。从火曾声。 ”段玉裁注: “筩,断竹也。置鱼筒中而干炙之,事与蒸相类。 ”熷为形声字, 意思是把鱼放在竹筒里烤熟,这种方法是既用竹子做工具,鱼肉里 又有竹子的清香味,可谓一举两得,是一种既简便有实用的间接烧 烤食物的方法。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,特别是南方,一些饭馆里 有的招牌菜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。 汉民族在逐步熟悉间接加工食物的方法以后又发明了陶制的器 具,比如陶鬲,陶甑,陶缶等,用这些陶制品来蒸,煮食物的方法 就和现代差不多了。现在的瓦罐汤很受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 随着陶制炊具的推广,人们制作食物的方法也随之变化,于是就有 了煮,缹(火在缶下蒸煮食物的意思。 《玉篇》 : “缹,火熟也” )等 制作食物的新方法。自陶鬲、缶、甑产生以后,放这些器物的台子 也就随之出现,产生下面烧火的“灶” 。 二、 饮食的用具 上面谈到了汉民族的祖先们在烹饪器具上不断出新,有了制作食 物的陶器后,储存食物的陶制器具也就随之出现。这些器具可以分 为三大类即烹饪食物的器具,盛物的器具和饮酒的器具。例如 1.烹饪器具 (1)鼎: 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 “鼎,三足两耳,和五味之宝气也。 ” 鼎是古代煮烹肉食及盛放煮好肉食的器具。鼎的形状有圆的和方的 两类,圆鼎比较常见比方鼎起源也要早,它的形状为三只脚,两个 耳,圆腹,通常是没有盖子的。方鼎则是四个足,两个耳,方腹。 在古代,鼎是顶级的烹饪器具,从文献上看,以往祭天用“全蒸” 炙牲,就是祭牲的时候不加切割;祭祀宗庙用的是“房蒸”就是把 牲畜分解成两半。由此可见鼎是非常巨大的,所以后来用鼎来表示 大,如成语鼎力相助,鼎鼎大名等。 (2)鬲,主要用以煮粥的炊具。 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 “鬲,鼎属?? 象腹交文,三足。 ”鬲的形状是大口,袋型腹,三个足(也有四足 的) ,有的是两个耳,有的有盖,足中空,与腹相通。早期的鬲是 分档式的,形状像是牛,羊的乳房相拼,后期变为了平档式的。袋 型的腹是为了能够使受火的面积更大,使得饭食熟的快些。春秋战 国时期,鬲多以偶数与鼎配合使用,起到陪鼎的作用,最常见的是 用二或四与鼎构成五器配合。 2.盛物的器具 (1)簋,盛放熟稻、熟黍、等食物的器具。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簋, 黍稷方器也。从足,从皿。 ”都有圆型或方形的底座是簋的形体特 征。有的有耳,有的有两耳,有的有四耳。在商周时期,簋是重要 的礼器,通常用偶数的簋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。据史料看,统治者 配九鼎八簋,王公大臣七鼎六簋,大夫和士则配的更少。 (2)豆,盛放腌菜,肉酱等调味品的器具。 《说文解字》 : “豆, 古肉食器也。从口,象形。 ”豆是古代比较常见的器具,根据原材 料的不同可以分为:竹豆,瓦豆,木豆等。商代晚期还出现了青铜 豆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。豆的基本形状为高足,圆腹,腹部深浅 不一,有的有盖,有的没有盖,有的还有双耳,也有不少方形豆。 豆作为礼器的一种,也常以偶数成组来使用。古代时,因地位不同 配豆数目也不同。 《礼记》记载: “天子之豆二十有六,诸公十有六, 诸侯十有二,上大夫八,下大夫六。 ” 3.饮酒的器具 (1)爵,古代饮酒器具。商代早期出现,盛行于商代以及西周前 期,西周中叶后就比较少见了。爵为象形字,据《说文解字》解释, 因为爵注酒的声音像是雀的叫声,所以爵形象雀。爵的基本形状是 深腹,前端有倾酒的流槽,后面有尖形的尾,旁边有把手,下面有 三只尖足,早期为平底的,后来变成圆底的,流槽与杯口之间有单 柱或是双柱,有的有盖或龙首。爵的三只足比较高,下面可以添加 柴火来温酒。柱的作用是在温酒的时候可以方便握住。 (2)觚,古代饮酒器。其基本形制是长颈、细腰、侈口,口部与 底部都呈现喇叭的形状。大多数腹部和底座上有突出的四条竖棱。 觚最突出的特征是有棱,因此后来引申指圆木削成的棱形写书材 料, 《急就篇》卷一: “急就奇觚与众异。 ”颜师古注: “觚者,学书 之牍,或以记事,削木为之,盖简之属??其形或六面、或八面, 皆可书。觚者棱也,以有棱角,故谓之觚。 ” 三、 汉字中所反映的饮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,汉字是这个民族的一种历 史的文字,因而,从汉字的历史之源头去考究这个民族的历史,不 仅是政治的,经济的,社会的和文化的,而且还包括生活的。这一 特点也集中体现在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上。汉民族古老的饮食文化都 能在汉字中找到其痕迹。在汉字中我们可以找到我国古老饮食文化 的传统特色,通过汉字还可以找到与饮食相关的人们的行事状况, 进而可以探究我国人民在饮食方面的传统习惯与礼仪教养。汉字是 研究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沃野,是丰富的矿藏,这就是研究汉字形 体意义之所在。 古代人崇拜神灵,祭拜神灵,为了表达诚心就在祭祀的食物制作上 下足功夫。由此可见,烹饪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。 参考文献: [1]暴希明 《汉字文化论稿》 郑州大学出版社 [3]漆小东 《字说中国文化》 安徽人民出版社 [4]黄巽斋 《汉字文化丛谈》 岳麓书社 [5]王贵元 《汉字与文化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[7]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 中华书局

  汉字中饮食文化论文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。汉字与饮食文化 摘 要:俗语中常说“民以食为天” ,可见“食”在我国古代乃至 现代社会人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。自然与人们紧密相连的饮食也会 在话语中,即在文字中有着直接明显的反映。因此很多的汉字都与 饮

1.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中国餐饮品牌网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;


填写您的需求

1
3